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96.從人身上學習第101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公冶長篇中所評論的人物

      公冶長篇第一章在評論公冶長,第二章評論南容,第三章評論子賤。可看出編者的用意,把一些評論集結放在此篇。

      本章評論子賤,子賤就是宓不齊,姓宓,名不齊,字賤。子是他的尊稱,可是孔子應該直接稱呼他的名「不齊」,此篇或是別人從旁記錄。孔子評論學生,有鼓勵的作用,舉出事例讓其他弟子可以見賢思齊,「如有所譽者,必有所試矣」,讚歎他人一定要說出理由,不隨便讚歎。

 

二、孔子讚歎子賤「君子哉若人」

      被稱為君子極不簡單,宓子賤小孔子四十九歲,孔子過世時,宓子賤才二十四歲,是後期的弟子。宓子賤年紀輕輕治理單父就能政績斐然,展現一番氣象。如此入世的能耐從何而來?誠如後文言「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魯國如果沒有君子,宓子賤要怎麼取君子的德行、學問、情操、見地、風骨、風采呢?意即道在人身上,比保留典籍更重要的就是保留人才,君子的種種殊勝處都要在君子身上找,所以魯國君子才能讓宓子賤學得君子之道,學得入世的種種能力。孔子成功之處也在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人上取法,也懂得就教於名師或是賢者、不賢者,學得文武之道的內涵。

 

三、子賤如何治理單父

      劉向《說苑》中說「子治單父而眾說」,大眾皆大歡喜,孔子看了相當高興,便問子賤他是如何辦到的,子賤回答:我把老人當成我的父親,小孩當成我的小孩,體恤孤苦者,家有喪事者我前去弔喪。孔子說:這些是小節,只能讓市井小民親附,而單父所表現出來的高興不只這樣。子賤進一步說:我當成父親輩事奉對待的有三人,當成兄長輩對待的有五人,跟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十一人。孔子聽了說:前二者是孝悌之道,而與朋友交往、切磋琢磨會讓有知識的人歸附,得到長輩及讀書人的歡心,可是此「悅」還不足以說明我看到的悅。子賤再說:我有五個老師,什麼事都請教他們。孔子說:喔!這才是真正主體所在。以前堯舜就是拜訪老師、賢者,叫做「神明之主,百福之宗」,「神明之主」指此人非常神,主體就是因為他有好的老師,「百福之宗」指所有福氣之宗來自於老師。透過孔子層層的問,子賤層層回答,才點出老百姓的高興是這樣的內涵,也可見魯國多君子。宓子賤懂得任人,懂得請教疑難雜症,懂得給予他人責任,這種人簡直就是堯舜。

 

四、子賤治理單父與後來上任的巫馬期有何差別?

      宓子賤治理單父懂得任人,身不下堂而單父大治,後來接任的巫馬期,也是七十二賢之一,他治理單父以星出以星入,晝夜繁忙,可是只有小治,巫馬期便去請問宓子賤,宓子賤回答,我是任人你是任力,憑勞力是很辛苦的。所以我們要多跟他人切磋琢磨、溝通合作,懂得運用別人的才能、懂得將功勞推給別人。

 

 

公冶長篇第三白話解釋

【經文】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字詞解釋】

斯焉取斯:上斯字指宓子賤,下斯字指君子行持。

 

【白話解釋】

      子賤姓宓(ㄈㄨˊ),名不齊,孔子弟子。性仁愛,有才智。

      此章是孔子對其他人論及宓不齊,乃根據他治理單父政績斐然,鳴琴而身不下堂,單父大治,孔子據此事實以論,稱讚子賤說:此人具備君子的智慧與行為,然魯國假使沒有君子可師法與輔助,則子賤如何能學習取得君子的內涵及行為,使自己成為君子呢。

      子賤之賢,原是孔子教導有方,然孔子仍歸功於魯國多君子,聖人謙虛如是。而魯國多君子,亦是事實。

 

【章旨】

      此章論子賤能善於向老師學習,成就自己君子之德。

 

 

《論語講要》原文

      子賤姓宓,名不齊,孔子弟子,史記弟子傳作密不齊。宓密古同,均讀伏音。

      「君子哉若人。」包注:「若人者,若此人也。」「斯焉取斯。」上斯字指子賤,下斯字指君子之行為。

      孔子稱贊子賤曰:此人是君子,然若魯無君子者,則子賤焉能取斯君子之行以為君子耶。

      子賤之賢,孔子歸功於魯之君子,聖人謙虛如是。魯國多君子,亦是事實。呂氏春秋察賢篇云: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宓子則君子矣。又謂孔子贊子賤能尊賢,以成其治。說苑政理篇略同。皆見子賤之賢,與魯多君子。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