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12.孔子如何論斷歷史人物第117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學習論斷歷史人物的眼力

      看懂人非常重要,如果能夠站在聖人的肩膀上去學習,那可以少走很多的冤枉路,人生很多的災難也化解於無形,很多的福報也可以累積,本章就是學習看懂他人的眼力。

 

二、令尹子文有「忠」,未得「仁」

      楚國的宰相稱為令尹,子文姓鬥名彀字於菟,「彀」是乳的意思,「於菟」是老虎的意思,因為他過去是私生子被父親棄養,沒想到受到老虎乳養而沒死,此事記載在《左傳》宣公四年,是一位奇特的人物。子文三次做楚國的宰相都沒有喜形於色,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能耐,《左傳》魯莊公三十年到魯僖公二十三年,總共二十八年的期間,有相關記載;還有《國語》的〈楚語〉裡面也提到子文三次捨令尹。

      子文是在春秋五霸的楚莊王期間任宰相,為什麼沒有喜色?雪廬老人說一般人上台的時候放鞭炮,下台黯然走人,可是位高權重也危險,位越高越危險,講到危險的時候怎麼會有喜色呢?以前宋朝宰相王曾,從鄉試、會試、殿試,三試都考第一名,人家說一生吃不完,他說某平生志不在溫飽,做官是很危險的,是犧牲奉獻的,是為公發心,所以無喜色。他下台也沒有黯然下台,沒有憤怒、嫉妒,代表這個人修養很好,或許下台是不該下台,而上台也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上台。

      還有可貴之處,就是「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包括政策、方向、人事、人脈,都交接給新的宰相,這個真不簡單!這要有多大的度量!所以子張才會很佩服令尹子文,問孔子說「仁矣乎?」認為這個應該叫做「仁」吧?子文畢竟是為了天下蒼生,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此時看老師會怎麼回答,跟我的看法到底差多遠?

      孔子說:「忠矣。」用我,我認真幹;不用我,我認真交接,這叫做忠,沒有背叛國家,而且把本分事做好。那為何沒有「仁」呢?孔子說:「未知,焉得仁?」這並不是說「不知道有沒有仁?」而是說「談不上智,哪裡還談得上仁?」

 

三、令尹子文為何沒有「仁」?

      在晉楚的城濮之戰,子文推薦子玉為將,子玉太過驕傲,後來戰敗自殺,所以子文的推薦沒有知人之明,差一點造成國家的這個滅亡,可以說是賊害別人的孩子,這怎麼是有智慧的人?沒有智慧也就不知道行「仁」的心態與方法,所以子文談不上「智」,也就談不上「仁」。

 

四、崔子有「清」,未得「仁」

      崔子就是齊國的大夫崔杼,齊莊公跟他的太太有染,對崔子有奪妻之恨,所以崔子藉機把齊莊公殺掉,這是弒君的罪刑,《正氣歌》裡面說「在齊太史簡」,就是跟這段故事有關。當時齊國的太史記錄了「崔杼弒君」,結果崔子很生氣把太史殺了,太史的弟弟繼任,再寫「崔杼弒君」,他又把弟弟殺了,另一個弟弟繼任,又寫「崔杼弒君」,崔子就不敢再殺,齊國的太史有不畏強權的浩然正氣。

      陳文子名須無,「文」是他的謐號,有大夫之位,還擁有四匹馬拉的車十輛,算起來是一個很不錯的富貴家庭。但他看到崔子的行為,榮華富貴不要了,違棄了他的財跟位,離開齊國去其他國家,這並不是不忠,也沒有叛國,因為當時共同服膺於周天子,所以他是為了政治的理想才離開。可是到他國才發現,怎麼跟我國的大夫崔子都一樣,每一個國家都是亂臣賊子,都是以下犯上。對於陳文子這樣的行為又該怎麼評價呢?子張的意思,也是認為陳文子有「仁心」,因為心在人民、心在國家,所以才不會在乎祿位、爵位。可見跟聖人學精準地定義、精準地看事情有多麼不容易。

      孔子說:「清矣!」這個人人品很清高,但孔子也說:「未知,焉得仁?」達不到「智」,哪裡還達得到「仁」?陳文子為什麼沒有智呢?當齊莊公跟崔子的夫人有染,陳文子沒有勸諫,這連忠都談不上,只能說是「清」;而他也是崔子的朋友,也沒有勸阻崔子去殺國君,這樣任由國家亂,怎麼算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同樣地,「智」都算不上,「忠」都算不上,「焉得仁?」

 

 

公冶長篇第十九白話解釋

【經文】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白話解釋】

      令尹,楚國官名,指宰相。子文,楚國有名的宰相。對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據左傳記載,子文於鲁莊公三十年開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讓位給子玉,其中相距二十八年,在這二十八年中,幾次被罷免又被任命。

      子張問說:楚國的宰相子文,三次上台做宰相而沒有喜色,三次罷相而沒有不悅之色。且以舊政告知新令尹,必有所根據,其人如何?孔子回答:這樣稱得上盡忠。子張又問:這樣稱得上是仁嗎?孔子回答:但聞他盡忠職守,沒有智慧者焉有仁心?

      子張又舉齊國大夫崔杼(ㄓㄨˋ)弒齊莊公,因莊公私通他的妻子姜氏。而與崔杼同朝的陳文子,擁有十輛車子,四十匹馬,他放棄了車馬財富而逃到其他國家,但去到了他國,覺得各國都有如崔杼般僭越君王的臣子,所以陳文子一再的逃離。子張故問,陳文子如何,可以稱得上仁嗎?孔子回答:只能算是清流,因為齊君昏庸,未曾聽聞文子進諫,亦未曾聽聞他阻擋崔子弒君,是為不智,又怎麼能稱為仁者。然得一清字,亦得一種人品,今世尤可貴。

 

【章旨】

      此章明仁之難也。

 

 

《論語講要》原文

      令尹,楚國官名,如中原各國之宰相。集解孔安國曰:「令尹子文、楚大夫,姓鬬,名穀,字於菟。但聞其忠事,未知其仁也。」

      三仕三已事無詳考,惟在楚莊王時,楚、晉之戰,楚以子玉為帥,敗績,自殺。子玉是子文所舉之人,子文以此去職。餘皆不詳。諸儒之注議論紛紜,然子張所舉三仕三已,且以舊政告新令尹,必有所據。孔子答曰忠矣。子張又問曰,仁矣乎。孔子答曰:未知,焉得仁。集解孔安國注:「但聞其忠事,未知其仁也。」集注從之。然經文「未知」下加「焉得」二字,究作何解。若依鄭康成讀知為智字,即有智始有仁,則文易解矣。智與仁孰先孰重,中庸、論語所說智仁勇,皆是智在仁上,若依內典,智尤重要。皇疏引李充云:「進無喜色,退無怨色,公家之事,知無不為,忠臣之至也。子玉之敗,子文之舉,舉以敗國,不可謂智也。賊夫人之子,不可謂仁。」

      子張又舉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棄而違之,以問孔子。孔安國注,崔子,陳文子,皆是齊國大夫。程氏集釋,引惠棟九經古義說,崔子,鄭注,魯論讀為高子,今從古論。劉氏正義說:「齊君莊公名光,左襄二十五年傳言,莊公通崔杼之妻姜氏,崔杼弒之。」時與崔杼同朝之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逃之他邦,所至皆感如齊之崔子,一再去之。子張故問,陳文子何如,可謂仁矣乎。孔子答:清而已矣,未智,焉得仁。何以未智,齊君昏,未聞文子進諫,亦未聞其阻崔子之弒君,是為不智,又何能稱為仁者。然得一清字,亦得一種人品,今世尤可貴。

 

 

【雪公講義】

      【按】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一章。舉三仕三已等相問。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何晏、孔安國、朱考亭,皆以知音如字。有焉得二字。與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其仁也。語氣有異。然班固、王充、鄭康成、顏師古等,皆以知作智音。加焉得二字,與直云不知,分明各異矣

      ○主智音者,似以智仁有先後之別。顏曰:智雖利物,不如仁所濟遠。班氏則表先聖後仁及智之次。論衡云:智與仁不相干。五行之道,不相須而成。班漢書古今人表,所列九品,智人下仁人一等。是恐先智後仁,有違聖訓也。

      ○竊按禮記中庸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又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論語子罕篇:「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此三經文,皆以智字開端,統為孔子之說。其中寧無含義,有何不敢依述。再禮大學篇,明德新民兩綱,各有四目。內在格致,智也。外在修齊,仁也。經云:「智者不惑。」既不惑矣,始能意誠心正。又云:「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既仁為孝弟之本,而後齊治平,自可推而進之。是無不以智為先也。

      ○然凡一事,必有兩端。如正邪真偽等。智與仁,亦不例外,在勿自欺。今所言之智與仁,皆指正與真者而論也。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