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14.大智若愚難能可貴第119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什麼是有道的國家?無道的國家?

甯武子是衛國大夫甯俞,武是他的諡號,子是他的尊稱。甯武子在邦有道的時候表現出智慧,什麼叫國家有道?就是國君是有道之人,國君如果昏聵,國家就無道,昏聵當中如果又重用小人,那是最恐怖的無道。衛靈公雖然無道,但懂得用人才,國家還可以勉強維持;可是像紂王的無道,小人成為他的執政團隊,就直接走向敗亡。所以有些的無道不會敗亡,有些的無道會敗亡。

 

二、本章歷史背景

甯武子是世襲的貴族,是在衛成公時期擔任執政大夫,衛國夾在晉楚之間,討好晉國就得罪楚國,討好楚國就得罪晉國,局勢危困。魯僖公三年到魯僖公五年時,衛國得罪了晉國,晉文公於是把衛成公抓到洛陽,甚至還想辦法要把衛成公毒死,都是靠著甯武子的折衝,甯武子的賄賂,衛成公才沒有被毒死。當時衛國大亂,甯武子不顯現他的聰明,他在保護衛成公的時候,也不會讓晉文公發現他是人才,這是很厲害的人物,這就是他邦無道則愚,懂得韜光養晦,在艱難中不為人知。 後來是魯僖公求情,獻寶物給晉文公、獻寶物給周王,衛成公才被放回來。於是衛成公終於悔悟,他不應該在大國之間玩弄大國,任用甯武子為衛成公的執政大夫,國都遷到帝。在甯武子執政三十餘年期間,他跟這些諸侯都很好,幾乎沒有被大國用兵攻打,奠定了衛國三百年的基業,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所以才叫做「邦有道則知」。 雪廬老人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儒,他在講這些經學的時候,他知道這些歷史背景,能夠配合歷史背景來講經學,而且能夠抉擇這些字句,了解前後的關聯、語氣的活用,慎選注解,還有他本身對人情世故的通達,他才知道這一章要這樣解釋。

 

三、甯武子的「愚」是學不來的

甯武子在邦無道的時候則愚,為了明哲保身,所以他裝笨,孔子說甯武子的智慧一般人達得到,甯武子的愚一般人達不到;或者是說甯武子的智慧,有智慧的人達得到,甯武子的愚,有智慧的人達不到,大智若愚最難學。

 

四、「愚」不是一昧無知,是韜光養晦

邦無道則愚,並不是一昧無知而是懂得韜光養晦,他不會一昧盡忠,要有人不知而不慍的心量,像顏回舍之則藏、蘧伯玉的卷而懷之,這連衛國大夫史魚都辦不到,在國家無道的時候發牢騷,這都不是「愚」。《易經》裡面說「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就是邦無道則愚的模樣,此時不會跟奸臣誓不兩立,也不會跟他們同流合污,而落得身敗名裂;也不會因為表現傑出讓人非用不可,落得進退兩難,這種「愚」要修多少的忍辱工,要有多少的智慧,一般人是辦不到的。

 

 

公冶長篇第二十一白話解釋

 

【經文】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字詞解釋】

知:ㄓˋ,智慧。

 

【白話解釋】

甯武子,衛大夫甯俞。諡號為武。 孔子說:衛大夫甯武子,在國家政治清明時,則施展他的智慧才能。當國家政治昏亂時,則韜光養晦,表現得像愚昧的人一樣。雖然看似愚昧,實則為有智慧,否則國家有道時,如何能變為智者。武子表現聰明才智處,是他人學之可及,然表現愚昧處,是他人學之不及者。人不知道他,他也不生氣,這是他不可及的緣故,此古人所難能。 【章旨】 此章美衛大夫甯武子之德也。

 

 

《論語講要》原文

甯武子,馬融注:「衛大夫甯俞。武,諡也。」孔安國注:「佯愚似實,故曰不可及也。」衛大夫甯武子,邦有道,則施其能,是謂智也,邦無道,則韜其光,是謂愚也。此愚即是智,否則邦有道時,何能變為智者。武子之智,他人學之可及,然其愚也,他人學之不及。人不知,而不慍,是其不可及之故,此古人所難能,惟秦之五羖大夫百里奚,方在虞時,以及逃楚時,似之。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