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32.貧窮的顏回如何稱得上賢第137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什麼是「賢」

    孔子說顏回是一位賢者,儒家內在的修為是從賢到聖,外在的心量是從善人到君子,顏回也是一個君子,因為他三月不違仁;而他內在的修為是「屢空」,意思是屢屢達到虛心無牽累的境界,這是真正的快樂,所以孔子讚歎:「賢哉回也。」

 

二、顏回如何稱得上「賢」

    「一簞食」就是用竹器作的餐具裝盛食物,「一瓢飲」就是葫蘆瓜剖一半曬乾,用來舀水喝,吃飯的時候沒有菜也沒有湯只喝水,所謂「君子食無求飽」可以到這種程度,沒有美食,也談不上一般的家常,簡直是粗食。「陋巷」就如貧民窟,房子可能都難以遮風避雨,在這種吃住條件非常差的情況下,一般人不能堪忍那種憂愁,人生沒有享受,孩子也沒有享受,常說貧賤夫妻百世哀,親戚朋友間看不起,跟朋友交往時自己總是矮了半截。比如有些中年人的聚會,就會有人不敢參加,因為聚會中要互相比較,比地位、資歷、財富等,一般人不堪這種貧困,顏回卻不改其樂,「不改」這兩個字是詩眼,顏回在學道以後仍然貧困,但不改他學道的快樂,他學道經得起考驗,不會在生活的窘境中,感覺學道了無生趣,如雞肋那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有道之人卻得到貧賤,他也不會離開貧賤,為什麼?因為一切重在「有道」,顏回就是如此。雪廬老人曾說,學道不退轉太難得,十個九個辦不到,所以顏回可稱為「賢」。

 

三、人生要追求真樂

    顏回的實踐告訴我們,學道的快樂比衣食住的快樂還要大,一般人的樂,是在好的環究裡面追求,樂在學道中極不簡單。《韓詩外傳》說,顏回在城外有五十畝地,城內有四十畝地,以今日的度量衡來算,大概不到一畝的地,不過至少可以耕種溫飽,但是顏回沒有時間去經營這個生活,而是努力充實自己、培養自己,所以周遊列國的時候,楚國的子西大夫說顏回是宰相之才,原來顏回不改其樂,是樂在培養自己成為宰相之才,成為賢者聖者的胸懷,所以貧窮雖然不是快樂的事情,因為他內心強大、學道力量強大,貧困不成為他生活的焦點。

    今日最流行的是追求「財富自由」,就是努力賺錢,等到有錢,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實一旦追求財富成為人生目標,立刻就變成財富的奴隷,哪有什麼財富自由呢?貧窮可以經營成跟富有一樣,那是一種知足的形象;富有的人也可以不足知而像窮人一樣,每天怕東怕西,怕財產遺失的,怕人家來騙錢借錢,怕朋友心懷不軌。貧窮若能表現得很有禮節,就會把自己經營像貴族一樣,因為貴族就是好禮的形象。所以這一章不只可以看出顏回的賢,更從隱微處看出顏回的聖,孔門四配裡面顏回稱為「復聖」,就是他的傳承與內涵真正能夠復興中華文化。

 

 

雍也篇第十一白話解釋

【經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字詞解釋】

簞:ㄉㄢ,盛食的竹器。

 

【白話解釋】

    孔子說:顏子是賢者啊,因好學不願仕,生活貧窮,衣食住僅勉強自給。餐具不完備,吃飯沒有碗,就用竹器代替碗盛飯,吃飯時以切成兩半曬乾的瓠瓜當成湯匙舀水喝,又住在陋室。生活如此簡陋,他人必不能堪受這種憂苦,而顏回卻不會改變他對道的喜樂,顏回真是個賢者啊。他人不了解顏子之道,所以不知顏子之樂,此樂只有孔子知道。

 

【章旨】

    孔子稱許顏回安貧樂道之相。

 

 

《論語講要》原文

    顏子賢而貧窮,然據韓詩外傳,尚有郭外之田五十畝,郭內之田四十畝,惟以好學,不願仕,故衣食住勉強自給。餐具不備,乃以竹器代碗盛食,飲則以瓢舀之,住在陋巷。生活如此簡陋,他人必不堪其憂,而顏回不改其樂。不改者,本來貧窮,本來即樂,今仍貧窮,今仍樂而不改。意在言外,顏子得道矣。何以知之。學而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貧而樂者,即如顏子,樂有所得,非樂貧也,乃樂道也。顏子已得其道,故不改其樂。他人不解顏子之道,則不知顏子之樂。唯孔子知之。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