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42.中等資質的學習者第147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孔子因材施教

      教學的方法很多,可是要知道對方的根器,所謂循循善誘。孔子教學有教無類,不管資質利還是鈍、能力好或壞、家境貧或富、地位貴或賤,只要能夠有求學的禮節,孔子都願意傾囊相授,可是還得看學生的資質與稟賦,才能決定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內涵、教學方法,所以孔子真的是啟發式教育的開端,不是一種教材全體適用。

 

二、中等資質可以「語上」

      皇侃跟邢昺的注解,將人的根器分為九等,也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所以本章「中人以上」的資質,就包括了中中至上上的五等人。這五類人可以「語上」,就是跟他說深奧的道理。性與天道就是深奧的道理,「性」是形而上的本體,「天道」是吉凶禍福的道理,往往有時候做善要很久才看到善業結果;做惡業有時也不容易看到惡報馬上出現,都要等條件具足才會生起果報,所以這類隱微的道理,都必須要有資質有根器的人才聽得懂,才能體會。雪公老師曾說,什麼都可以教,就悟性不能教,只有循循善誘,慢慢地去引發學生的善法欲,這需要有能力又懂性與天道的老師。

 

三、低等不必氣餒、高等不必驕傲

      冉求是一個有悟性的人,可是冉求沒有投入時間學習,所以他會認為自己「力不足也。」子貢也跟冉求一樣可惜,子貢是舉一反三的人才,可以語上,可是「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就是他沒有接受這個天命,世間的雜務讓他分心太多。反而曾子、高柴這類的愚者,不屬於中人以上的資質,卻也可以慢慢去啟發悟性,達到中人根基,讓孔子可以跟他們語上,終於高柴成為七十二賢,曾子成為傳承者。所以即便資質不好、悟性不高的人,讀到這一章也不必氣餒;悟性好、資質高的人,讀這一章也不可以驕傲,因為還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把這些道理透過辯證、透過廣博的學習,乃至於在日用平常的運用,才會逐步地對這些人生深奧的道理產生體會。

 

四、「語上」的重要性

      「語上」是人生的重點所在,真正能讓自己的心找到出路,但凡不想被引導、引導的時候提不起善法欲,或者雖然提起善法欲卻沒有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學習,都無法成功。有心去學這個「上」,再以這個「上」來攝持「下」,也就是世間的能力都變成利他的能力、都變成體會性與天道的助力,那麼人生的所學真的叫做「一以貫之」,人生前途出路是無限寬廣,像顏淵既是子西大夫口中的宰相之才,他又是能夠通達吉凶禍福、通達空空如也本性的人才,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勝利組。

 

 

雍也篇第二十一白話解釋

【經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字詞解釋】

語:ㄩˋ,告訴。

 

【白話解釋】

      孔子說:人的智力不平等,大概可分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可分上中下,共合為九品。上上等的人是聖人,是生而知之者,下下等的人是愚人,學習能力最下,一竅不通。施教之人須依學生所處階段,循循誘進。

      中人以上,如第五品以上,可以對他說上等的道理,如性與天道之理。若中人以下,則不可對他說上等道理,若向他說這等道理,非但不解,更生誤會,這足以害之。雖向中人以下不可語上等道理,但可以向他說中下等的道理。

 

【章旨】

      教化須契機,受教者方得真實利益。

 

 

《論語講要》原文

      人之智力不平等,皇邢二疏皆先概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合為九品。此猶粗分,若細分則品級更多。上上之人是聖人,生而知之者。下下之人是愚人,學習能力最下,一竅不通。陽貨篇子曰:「惟上智與下愚不移。」此下愚之人,非普通教育可以教化者。上上下下之間,皆是中人。施教中人須依差等,循循誘進。

      中人以上,可以與語上等之道理,若中人以下,則不可與中人以上同等而語,語之非但不解,更生誤會。如公冶長篇,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性與天道,中人以上可聞,中人以下則不可聞。

      劉氏正義:「孔子罕言利命仁,性與天道,弟子不可得聞,則是不可語上。觀所答弟子諸時人語,各有不同。正是因人才知,量為語之。可知夫子循循善誘之法。」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