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80.多聞多見還要懂得抉擇第185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我假理想、見蛇為龍、轎付前價,都是無知妄作的展現

 

無知妄作、穿鑿附會、自己想像的這種情況,如同李炳南教授在《十四講表》裡說,有一些人的人生叫做「我假理想」,他的想法不符合事實、沒有邏輯性,跟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脫節,甚至是歪理。又或者「見蛇為龍」,把蛇看成龍,體會錯誤。又或者是「轎付前價」,即一個坐轎子的人,下轎子他只付錢給前面的人,因為他沒看到後面抬轎者,以上三個都是無知妄作的形象。雖然想要創新,想要有自己的觀點,但是是無知、不合常理、不能趨吉避凶、不符合事實需要。

 

二、孔子的能耐來與眼力

孔子沒有不知而作之者的情形,孔子雖然述而不作,但是他講述別人的著作、講述經學,且不只講述文跟義理,還能分析抉擇,跟朋友切磋琢磨、請教高明。像《論語》說「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孔子透過請教,知道學問的大體,以及學問的細目。

孔子雖然述而不作,但他也有創新的,像孔子著《春秋》,就是根據歷史,根據老師的傳承,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而有自己的看法,叫做「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為春秋乎」,因為孔子的眼力與常人不同,他寫的是真知下的歷史。

 

孔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能耐,來自於他豐富的知識背景,來自於他的推理、切磋琢磨、思辨討論、分析請教,來確定他的所聞,這就是「擇其善者而從之。」

 

三、多聞多見的運用

「多見而識之」是互文,應該是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而識之;多見,擇其善者而從之、而識之。「從之」就是從善而有體悟,對他人所講的,或自己閱讀的有所抉擇體悟。多見就是去考察,我學得這些義理後,可以好好的靜坐思維,可以在遇境逢緣、說話辦事的時候,檢驗這些道理是否實用,是否符合人情,是否能趨吉避凶。

從之、識之要有所體悟,這是「知之次也」,就是符合真知,就像我們是比量(透過推比)知事情,現量(現前量度,例如眼睛看茶杯)知事情。真知就是現量,次也就是比量,我透過多聞多見,訓練自己推理能力,慢慢地接近事實,接近對道理的證悟,這才是真正做學問的方法,這樣的人才能述而不作,才能夠有所創作。

多聞多見當中,還要有客觀的分析,例如孔子周遊列國厄於陳蔡時,孔子叫顏回去煮稀飯,結果子貢看到顏回偷吃稀飯,子貢問老師:賢人是不是也有卑鄙的行為?孔子一聽即知子貢的疑慮,便找來顏回,孔子很善巧,他並沒有問顏回為什麼偷吃稀飯,只是告訴顏回,把稀飯拿去祭祀,顏回說不能祭祀,因為稀飯煮好後,起了一陣風沙,稀飯蒙上一層沙,眼前糧食這麼珍貴,顏回不忍浪費,便把上面那層喝掉,吃過的食物就不能祭祀了。如果孔子沒有在多聞多見當中,經過考察、分析、抉擇、請教,多聞多見都有可能是非量,不符合事實,可見多聞要擇其善者,多見也要擇其善者,不但來源要正確,還要有分析的能耐。

 

 

 

述而篇第二十八章白話解釋

【經文】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字詞解釋】

識:ㄓˋ,所學默記於心中,心領神會。

 

【白話解釋】

本章須知上下互文,方得正解。

孔子說:當時之人有無知而敢妄作者,我絕不如此。我是依善友而多聞多見,隱惡揚善,選擇善中有利風俗、有利大眾的部分,內心順從與體會,如此則近乎真知,並傳述之以淑世牖民。

 

而孔子是生而知之的聖者,謙稱自己是學而知,意在勉人求學,要多見多聞,有所體悟之後方能傳述,切不可無知妄作,任意附會。

 

【章旨】

見聞不足信,因受耳目感官的限制,與好惡成見的影響,不得其實。需多聞多見擇善而從而識,才近乎真知。

 

 

《論語講要》原文

集解:「包曰,時人有穿鑿妄作篇籍者,故云然。」多聞下:「孔曰,如此者,次於生知之者也。」

不知而妄自創作者,當時蓋有其人,孔子決不如此。多聞多見者,如孟子滕文公篇云:「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史事或見或聞,皆易失實,如非孔子之明,難免不有誣罔。禮記檀弓記載,夫子有為之言:「喪欲速貧,死欲速朽。」弟子親聞,猶有誤會。家語顏子見塵落入粥,遂將染塵之粥食之。子貢見之,以為顏子竊食。如非孔子辨得其情,幾使大賢蒙冤不白。見聞之不足信者,因受耳目感官之限制,與夫好惡成見之影響,使不得其實。是以必須多聞多見,求其近似。多見得其近似之實,乃可識之。多聞則似實猶恐不得,故須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善者,隱惡揚善也。多聞多見之似知,次乎盡得其實之真知,故曰知之次也。知之次者,若為淑世牖民,述之可也。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