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92.禮節能轉變品格上的缺失第197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品德不善用會衍生成過患

品德教育固然重要,恭敬、謹慎、勇敢、率直,都是好的品性,可是如果不善用,就會衍生很多過患。李炳南教授說:「禮節這件事情,不妨礙你的美德,而能增加你的善法,是光榮的勳章,可惜大家都不要了,處處碰壁、處處碰釘子。」

 

 

二、沒有用禮節節制的過患

 

「恭而無禮則勞」,恭敬會受人歡迎,但是如果沒有用禮來節制,就會很勞苦,例如一昧的恭敬、打躬作揖,是不是很勞苦?太多禮也會令人反感、尷尬,流於卑躬屈膝,讓人手足無措,也平白消耗自己的精神。

 

「慎而無禮則葸」,謹言慎行如果沒有用禮來節制,謹慎過頭,容易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想進又不敢進,想退又不敢退。例如輪到他該進場,他卻不管自己的輩分、年齡、身分,必得要讓別人,就會令人左右為難。

「勇而無禮則亂」,勇悍如果沒有禮來節制,就會變得爭強鬥狠,亂了次序,容易闖禍。子路曾經問孔子:「君子尚勇乎?」君子尊崇勇嗎?意思是君子難道只有謹慎而已嗎?君子也要有執行力啊,孔子回答:「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義就是正知見,禮的本質也是正知見,要用正知見去節制,否則會亂了次序,變成蠻闖、蠻幹。       

「直而無禮則絞」,直就是直率、直爽,不會拐彎抹角,像子路既勇悍又直率,心裡面想什麼,嘴巴就講什麼,就顯現在臉色上,如果沒有禮去節制,就太直率了。鄭康成說,絞就是急,急就是心直口快,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馬融解釋絞為刺,刺就是會直說他人的過錯,一番好意變成尖酸刻薄語,容易傷人,讓人受不了。                                                                                                    

三、有禮萬事行得通

 

本章可以看出,有禮萬事行得通,無禮則寸步難行,各種品德要靠禮去經營。但必須有很多知識背景去抉擇禮,其本質就是正知見,正知見的本質是仁,若能善用,對自己的品格,有很大的提升;對人際關係,有交厚的功能;對社會的風俗,有淳厚的力量。

 

 

泰伯篇第二白話解釋

【經文】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白話解釋】

孔子說:若一味恭敬,行禮卻不講究禮數,反而不合禮,將勞而無功。若一味謹慎,卻沒有依禮來做準則,則在待人接物、辦事上必然流於瞻前顧後,畏懼不前。若一味的勇敢積極,而不知道用禮節制,則必流於盲動、易闖禍,擾亂上下左右的秩序。若對人很直率卻沒有禮數,則容易當面譏刺他人之非,往往責備人很急切,未給人留餘地,令人不堪忍受,就如同絞繩一樣,愈絞愈緊,終必絞斷。

總之,孔子認為禮是個人行為的準繩,社會生活的規範。人儘管有種種美德,如果不用禮去加以裁度、節制,很可能產生種種流弊。如此章所講,恭敬、謹慎、勇敢、直率,都是很好的德性,但如果不以禮來節制,過分的恭敬、謹慎,或好勇逞能,不當作而作,心直口快,不當說而說,都將使美德變成弊端。

 

【章旨】

此章明行事悉須禮以為節也,恭、慎、勇、直是美德,但不合於禮,就成勞、葸、亂、絞四蔽。

 

 

《論語講要》原文

恭敬、謹慎、勇敢、直率,都是很好的行為,但若違背禮節,那就有弊病。恭敬若不合乎禮,則必勞苦,而又貽笑大方,例如對長輩行禮,長輩指示「一禮」,就必須一禮而止,如果不止,一定要行三次,那就違背長者之命,行禮反致失禮,可謂勞而無功。謹慎若不知禮,便成為葸,葸是畏懼不前的意思,例如拜訪某人,想進門,又不敢進,對人說話,想說又不敢說。勇敢而無禮,凡事做得過分,便會擾亂上下左右的秩序。直率而無禮,便如絞繩一樣,愈絞愈緊,終必絞斷,不知禮數,只以直爽待人,往往責人急切,令人不堪忍受。

「直而無禮則絞。」馬注:「絞,絞刺也。」劉氏正義:「絞者兩繩相交之名,故引申為乖刺之義。鄭注云,絞,急也。與馬義不異。」

這是孔子說明禮的重要性。雖作好事,也要以禮來節制,始無流弊。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