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228.子罕16_四件生活中很重要的事第233課

228.子罕篇 第十六章 【經文】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白話解釋】 孔子說:出去辦政治,便按道理事奉公卿等長官。到了家裡,便按道理事奉父母兄長。辦理喪事,不敢不勉力,要慎終盡禮。不受酒的困亂。這四樁事,我能做到那一樁呢?孔子自謙不敢承當。 辦國家大事,需與公卿和合辦事,故事公卿重要。謀造家庭和諧,事父兄是必要,父母之喪更是孝子的大事。至於在朝廷、在家裡以及參加喪禮、慶典,這些喝酒的場合,都不可因酒醉而醜態百出或耽誤正事,或將飲酒變成嗜好,而傷身敗德。以上四件事都是大事,都需反省自己做到哪些呢? 【章旨】 孔子言忠順、孝悌、哀喪、慎酒之事很重要。 本章重點 一、出門在外,要懂得尊重公卿 本章講孔子的進退出處,第一個叫做「出則事公卿」。「出」就是出門在外,要「事公卿」,「公」指諸侯,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以「公」為代表,公是擁有政治實權的國君,例如齊桓公、宋襄公。「卿」指上大夫,像季孫、叔孫、孟孫就是魯國的三卿,卿大夫也是實際掌權的執政大夫。出門在外,要懂得尊重公卿,哪怕他年紀很輕,都要恭敬,像國君經過宰相的空位,都要下輦致敬,這是尊重他為公辦事。公卿交辦的事情都牽涉國家的大政,要好好的辦理,「事」包括調和情緒、日用平常的相處、諫言,像齊國的晏子就懂得君臣之道,他可以跟國君維持良好的交情,增加彼此的信任,減少辦事的障礙,助於政治的推廣,這件事極不簡單,朱子說這是小事,但這種交往之道,含藏著盡忠職守,不會功高震主,也不會讓公卿嫉妒,還能夠和諧相處、化解紛爭,讓群奸忌憚,維護君主安全,哪裡是小事? 二、回家要懂得跟父兄好好相處 第二個「入則事父兄」,「入」就是回家,廣義的父兄像是宗族裡面父字輩、兄字輩的。〈鄉黨第十〉講到「鄉人儺」,鄉人唱儺戲的時候,孔子「朝服而立於阼階」,孔子也與民同樂;「鄉人飲酒」,孔子也跟著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老人出來,孔子跟著出來,這就是「事父兄」的概念,維持家族的和諧,這是大事。三、喪事要勉力而為、喝酒要有節度。 第三個「喪事不敢不勉」,喪事特別指父母之喪,「不敢不勉」,不敢不盡力,叫做「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經營民風,怎麼是小事呢?就算在外相上沒辦法到位,也要有這樣的心思,像現代未必要披麻帶孝,或是不吃不喝,但是追思的心情要有。 第四個「不為酒困」。有人說上述三個都是喝酒的場合,不要被酒所困,但是辦喪事怎麼可以喝酒呢?而且飲酒的場合還包括外交、各種禮儀的場合,所以「不為酒困」是獨立的一件事情,不為酒困也是大事,像大禹害怕美酒,他說如果內有女色,外追逐物慾宴樂,飲美酒、蓋宮殿,都有亡國的危險,這哪裡是小事?且酒癮會傷肝、傷心、傷腦、傷胃,〈鄉黨第十〉說「惟酒無量,不及亂」,喝酒的量沒有一定,但是絕對不會亂性。 四、除了這四件事情,孔子還有什麼呢? 「何有於我哉?」「何有」就是把什麼東西扣掉,像「何難之有」,就是把難處扣掉,「何陋之有」,就是把陋扣掉。「何有於我哉」是孔子反省上述這四件事,他到底有沒有?本章不能解釋為何難之有,因為這不是孔子的語氣,在〈中庸〉孔子說「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君子的行持有四個,我都沒有做到。可見「何有」不能解釋成何難之有,是我到底做到了沒有,縱然做也認為做得不夠好,精益求精。「出則事公卿」,是政治的出路;「入者事父兄」,是家族的出路;「喪事不敢不勉」是一種誠意;「不為酒困」是人的修養,都是趨吉避凶之道。 《論語講要》原文 孔子說,出去辦政治,便按道理事奉公卿等長官。到了家裡,便按道理事奉父母兄長。辦理喪事,不敢不勉力。不受酒的困亂。這四樁事,我能做到那一樁呢?「何有於我哉。」有不敢承當之意。 事公卿,是辦國家大事。事父兄,孔子曾說:「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不能說是小事。父母之喪是第一大事。講到酒,夏禹王飲了儀狄所造的好酒,便說:「後世必有人因為飲酒而亡國。」於是他就疏遠儀狄,戒了酒。書經有一篇酒誥。戒酒也是大事。孔子謙虛,對這四樁事不敢承當,所以說「何有於我哉。」皇侃疏引用衛瓘的意思「三事為酒興」,並加解釋:「在朝廷,在家裡,以及參加喪事,都不為酒所困。」 皇疏「又一云,人若能如此,則何復須我,故云何有於我哉。」這樣講法,恐怕不合孔子的原意。朱子集注把這些大事看作「卑事」,更是誤解。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