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經營不損道的人生,由孝開始第16課

課程簡介

孝是仁的根本,因此推行孝道有助於天下仁心的發展。通常我們以為盡孝道就是在家中孝順父母,但卻忽略了一件很簡單的小事,就是禮敬服喪者以表達同情。過去,孔子每每遇到服喪者,必定有所動作,有所致意,除了服喪的孝子之外,孔子對於殘疾人士,有官位者也同樣致意,從此之中不僅能看出孔子對禮上的進退,也含藏著趨吉避凶的真理。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泰伯篇第八 第四章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啟予足,啟予手:集解鄭玄曰:「啟,開也。曾子以為,受身體於父母,不敢毀傷之,故使弟子開衾視之也」。

詩,是引詩經小雅小旻篇。

戰戰兢兢三句,毛詩傳:「戰戰,恐也。兢兢,戒也。如臨深淵,恐墜也。如履薄冰,恐陷也。」

曾子病得很重,自料將要去世,便召他的門弟子來,囑咐弟子們啟視他的腳和手,表示他的身體未嘗毀傷,接之便引三句詩,說明他平時是那樣小心的保護身體。這三句詩的大意是說:戰兢戒懼,像站在深水岸邊,惟恐墜落下去,又像走在消薄的冰上,惟恐陷入冰下的水裡。他告訴弟子,從今以後,他
自知可以免了,最後呼弟子一聲「小子」,要他們記住。

人皆有死,但有不死之性,普通人不知此理,不能率性修道,以致如易經繫辭傳所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任其生死變遷。曾子是學道之人,了解死生原理,所以不怕死,只怕損道。道有體用,體是性,用是仁。性不可得而聞,但可以仁來修明。仁的根本就是孝道。孝經以不敢毀傷身體為盡孝之始,以立身行道為盡孝之終。曾子力行孝道,平素功夫就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一時疏忽,直到面臨身死,才敢說一個「免」字。免就是免於損道,這是曾老夫子對弟子最切實的身教。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