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行孝友須以身作則,才能轉變風氣第22課

課程簡介

辦政治的目的在於辦教育,透過政治的力量來教化百姓,使國家安定,人民快樂。在位的君子若能篤厚於親,不遺舊故,將對風氣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不可不慎。親自力行孝友是使人民興起仁心,加厚風俗的辦法,但是光是自己以身作則就能有這麼大的功效嗎?僅憑一人之力該如何影響天下人?經文說的是核心的道理,但要落實還須有實際的辦法,透過反覆辯證答案就在課程中揭曉。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泰伯篇第八 第三章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古注以此四句與前四句合為一章,宋吳棫論語續解,以此為曾子之言,應當獨立為一章。後世不少注者,如陳天祥四書辨疑認為君子篤於親四句,無論文勢事理,皆與前四句不相類,吳氏分得很愜當,但斷定是曾子之言,則不可從。

君子,居在上位的人。篤是厚。親是親屬,主要是指父母兄弟。故舊是老朋友。偷是薄。

在位的君子以身作則,便能感化國民,所以君子厚待他的父母兄弟,則國民就會興起為仁。君子不遺棄他的老朋友,則國民風俗就不會澆薄。孝弟是仁的根本,所以君子篤於親,民眾就會行仁。

禮記檀弓記載,孔子的故人原壤喪母,孔子助他沐椁,原壤因此高興唱歌。喪母唱歌,是嚴重的背禮行為。孔子的弟子勸孔子和他絕交。孔子說:「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故者毋失其為故也。」原壤的思想雖與孔子不同,但原壤此舉並非大逆不道,仍不失其為親,既然如此,孔子亦不失其為故,仍與原壤全交。學者必須學聖人那樣不遺故舊,才能轉移社會風氣。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