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乾卦九五】八卦是這樣出現的,八卦可以這樣用!第32課

《周易集解纂疏講記》選輯(32) 【乾卦九五】八卦是這樣出現的,八卦可以這樣用!

○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一、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   

此處繼續說明《文言傳》中關於乾卦九五的解釋。在古代帝王改朝換代的時候,會依照天命氣數來推衍,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在改變。改朝換代是憑那一種道德享有天下呢?不外乎金木水火土,五德。太昊就是伏羲氏,他以木德王天下,做天下人君。乾卦第五爻的位子是天子之位,這是人爵;木德的德是天爵。這就是一般講有德有位,有聖人之德,有天子之位,稱為「德合乾五」。

二、伏羲氏作八卦,通達神明之德,比類萬物之情

「聖人作」,就是伏羲氏創作了八卦,〈象傳〉講「大人造也」,〈繫辭下傳〉講「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用八卦通達神明之德,比類萬物之情。   

八卦重卦後,有六十四卦那麼多的册數,其中陰有陰德,陽有陽德。陰陽兩者不同,陰是暗的,陽是明的;陰是柔的,陽是剛的,可是兩者能互相通達,通達就是一種圓融的意思。陰陽之道都是從太極裡出來的,太極不起作用,是陰陽不分的渾然一體,太極要起作用,就是由我們人的本性起作用。本性原來如如不動,起作用的時候,就分成陰陽二氣,對待法。分出陰陽二氣了,然後再詳細的分,不管分得怎麼複雜、起什麼樣的作用,都要明瞭是從太極裡面起的作用。聖人或賢人也是通達陰陽變化的道理,從抽象到具體的各種事物,他都能運用自如,符合理性,所以他們辦任何事情都是圓融無礙,明瞭八卦時就可以這樣。一般人不懂這個道理,辦任何事情就有妨礙,不是妨礙別人,就是妨礙自己,問題很多,那就不通。

三、運用八卦通達人情世故,掌握喜怒哀樂

八卦裡面就告訴我們,可以通達陰陽之德。萬物它都有情,情是不明瞭本性才有的。我們任何人,如果不學《周易》,或者是不學佛法,怎麼知道自己有這種本性呢?怎麼知道自己有太極呢?我們雖然是一個情執很重的人,不明瞭自己有本性,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八卦,把八卦的意思明瞭之後,由聖人所講八卦的理去類推,了解萬物的情況,這就是通了人情世故。通人情世故,就知道因機施教,在儒家講的是因材施教。 就自己脩學來講,了解自己的心理,那麼自己就知道怎麼控制了。比如〈中庸〉裡面講喜怒哀樂,就是由太極起的陰陽二氣,運轉得不平衡,所以發出這些情緒出來。我們明瞭這個,就可以用聖人的辦法把它節制,由節制然後到整體,叫它永久不要再出現,這就是學聖人的一種工夫,所以說萬物之情由是類也。

四、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聖人造作八卦則萬物皆覩,伏羲氏他造作了八卦,那麼萬物天下人都能看得見了。這也就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之義也,九五在天子位子上,就像一隻龍飛在天上,凡是天下人見到這飛龍,也就是見到有德有位的聖人。唐堯虞舜、文武周公,都是飛龍在天的。天下人見到他,或雖是沒有見到他,在那個時代遇到這樣的天子,就能夠得到那些利益,利見大人就是這個意義。

五、禮樂的偉大功效   

陸績的注解說,九五這個位子,它的陽氣正在興盛的時候,猶如聖人在天子之位,他的聖功成就了,制禮作樂。天下治定了才作樂,這叫製作、創作。比如武王伐紂成功,再由周公制禮作樂。現在哪一個國家都有國歌,國歌就是代表這個國家的音樂,是這國家全部文化的代表。古時候制禮作樂,每一個朝代都有代表那一個朝代的樂。舜帝的樂叫「韶」,周武王的樂叫「武」。韶樂非常和平,舜受了堯帝禪讓給他,盡美盡善。武王的音樂也作得好,盡美,但是未盡善也,樂中表現事實,武王伐紂的時候動了干戈,所以樂裡面有殺伐之聲,不純粹和平的。 周武王伐紂成功,音樂作得像舜帝一樣不可以嗎?那不可以。音樂就是代表這個朝代,怎麼得天下的事實,那些大藝術家製作音樂,他也不能夠違背事實來製作,就跟寫歷史一樣,君主是明君,他就寫明君;是昏君,他就寫昏君,他不能違背他製作的良知良能。   

禮樂制定出來的時候,聖人在位,這聖功成就了,天下也定了。這個禮樂就是教化萬民的,萬物就見到明君,他的製作、他的事功完備。中國文化在孔子以前,從伏羲氏開始就是講禮樂的,禮樂就是我們中國文化根本的精神。學禮樂你就能夠把自己太極發出來,就佛法來講,學禮樂就能夠明心見性,就能夠證果。 禮是講規矩,講秩序;樂是講和諧。在這樣既有規矩又有音樂的那種和諧,往這裡面學,學得輕鬆愉快,非常有美感,就在美感之中學到了治國平天下的這些方法,也學到自己成就聖人的方法。這是中國文化的好處,佛法也是這樣。佛法那個道場裡面,作功課的時候,都是唱讚。今日之下哪一個國家的音樂也比不上這個讚子,讚一唱,心靈就淨化了。而且這個經典裡面,長行的經文講完,然後又有偈頌。偈頌它雖然沒有像中國的詩歌那個押韻,但是它有自然的韻律在那裡,這在講佛經、講經的時候,講到偈頌就應該知道,它有自然的韻律。

六、天地絪縕,陰陽消息,萬物性情不同   

本來叫本乾,本來是出於乾。本乎天就是本乎乾的意思。陽爻代表陽氣,萬物之所以能夠生出來,它就是取自陽氣。開始之後,有生長、有消息。「消息」指陰陽來講,陽氣是息,陰氣叫消。萬物生滅,生成發展,然後再消滅,然後再生成,就是陰陽二氣在消息。   根據孔穎達的解釋,天地絪縕,就是天氣與地氣,陰陽二氣發生附著,不互相排斥,要發生互相融合,二氣能夠和合起來,這樣就能夠生萬物。這萬物不但我們人類,也包括一切動物、一切植物,都靠陰陽二氣和合。就拿植物來講,植物完全是陽氣沒有陰氣的話,天天大太陽在那裡曬,芽都發不出來,那怎麼行呢?必得陰陽二氣能夠絪縕,它才發芽生長。一切動物也都是如此。所以二氣共同和合起來生出萬物。   

萬物出來之後性情不同,《周禮》有大宗伯這個官職,在那裡講「天產」、「地產」。天產就是萬物的產生得天氣偏多者;地產就是得地氣偏多者。《周禮》的大司徒也講,本受氣於天者,是動物含靈之屬。動物都含有靈性,天體運動,我們含靈的動物也在那裡運動,我們不運動不行的。這是親附於上也。   

本受氣於地者,是植物无識之屬。一切花草樹木沒有情識,不含靈的。地體凝滯,大地的體積凝聚在那裡,是滯塞的,植物亦不移動。一般大地上,山川都是穩定的,植物受的地氣比較多,所以也不移動。這是親附於下也。故「各從其類也」,屬於陽氣偏多的就是這些動物,是乾道;陰氣偏多的話就是靜態的,是坤道。 七、飲水思源頭,吃果子拜樹頭   「乾道成男」,就是由乾卦用一爻到坤卦裡邊成為三男,而這三男皆親乾父,意思是他們能夠知道根本,要報本。我們人當父母在世時,要知道孝順父母,父母死後,要把他們進到祠堂裡面永久的祭祀,從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一直追溯到人類始祖,這就是慎終追遠,這樣才民德歸厚,從伏羲氏畫卦的時候,自然的法則就是如此。一個人不知道報本,他就違背自然的原則,他沒什麼好結果的。台灣一般人都講:飲水思源頭,吃果子拜樹頭,學聖人就從這上面學。   「坤道成女」,那就是坤卦每用一爻到乾卦裡面,就變成女子了。女子從坤母來的,而三女皆親坤母也,要親她的娘家。一個女子不對娘家好,那違背自然。   《禮記》〈表記〉上說:「父尊而不親,母親而不尊」。父親代表義代表尊,尊是要嚴肅的,所以不親。古禮上,親暱是跟母親,父親在外邊要處理很多外務,他也沒有時間讓女兒來親暱他。再說男女有別,母親是慈母,是仁慈是慈愛,這就可以親暱了。既是親暱,嚴肅的氣氛就少,親而不尊,故有上下之別也。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