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乾卦】在人事上用運: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群龍無首第35課

《周易集解纂疏講記》選輯(35) 【乾卦】在人事上用運: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群龍無首

○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一、飛龍在天—黃帝堯舜治天下

〈繫辭下傳〉講:「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這是以聖人之德而居九五之尊。孔子也有聖人之德,假使孔子能夠居到九五之尊,那就不得了了,那就是有德有位,可惜孔子沒有位。現在是講黃帝、堯、舜,備了聖人之德,居在天子尊位上,這是在上位而治天下之象,就是孔夫子所講的「上治」,這就是飛龍在天。飛龍在天位子固然重要,德更重要,有德才能談得上有位。沒有德而有位,那造業更不得了,要墮地獄的。儒家不講墮地獄,變畜生可以講。禹王的父親鯀,就是現生變為畜生。他治水治錯,辦事辦錯,史書上說殛鯀於羽山,在羽山人身化成一個動物,你看這可怕不可怕!有德有能才能夠談得上有位。無德無能的話,或者是無德有能的話,都別想要談位子,我們讀「飛龍在天,上治也」,總得有這種認識。

二、亢龍有悔—夏桀虐政荒淫   

《史記》上記載:「夏桀虐政荒淫,湯乃興師伐桀」。夏桀王施行暴虐的政治,荒淫無道,成湯王因此興師,出兵伐夏桀王。《左傳》裡面也記載:「商紂暴虐,鼎遷于周」的故事。周朝那個時候楚國雖然很強大,但所所封的爵位不高,在公侯伯子男裡面,他是子國,所以楚國的君主叫楚子。楚子派兵去伐戎,戎是異族,討伐回來以後,跑到周天子的洛陽觀兵,觀兵就是看看周天子的土地,在那裡閱兵。周王派了一個臣子王孫滿去慰勞楚軍,勞軍的時候楚子就問了,你周家的鼎有多大?有多重?王孫滿答,這個鼎不在大小,這個德高的話,鼎就大就重,德小,這鼎就很輕微了。我們周家的鼎怎麼來的呢?夏朝鑄鼎傳下來的,從夏朝傳到殷朝,殷朝再傳到周朝。夏朝的道德衰微了,成湯伐桀,這鼎就遷到殷朝。殷朝到了殷紂王的時候,德又沒有了,這鼎就到周家來了。周成王那個時候占卜了一下,周家天下有七百年,現在還早,你問鼎,還早得很!   

桀紂失位的故事,記載在《詩》《書》裡面都很詳細,他們都是「亢極」,自己高到極處了,驕也驕滿了,所以他窮災致悔。盈滿之後就不會太久的。李鼎祚以湯王有慚德來解釋上九的爻辭,「聖人而有陽剛之德,不可過剛招悔」。成湯王有聖人之德,他有陽剛之德,但還是不可以過於剛,也會招悔的。湯王在伐桀之後雖然有悔,但與桀紂畢竟還是不能相提並論,桀紂非聖人而有陽剛之德,更是過剛必致災。

三、占到亢龍有悔時,要引以為戒   

我們學《周易》,有時免不了我們也要占一占,占到這一條,那就好好引以為戒,就是應當「知進退存亡不失其正」,該進的就進,該退的就退,然後知存知亡,無論進退存亡不能失了這個正。正義不能失,做任何事情,上自天子下至我們一介平民,都不能失了正。〈大學〉裡面講誠意正心,那個重要。自己脩道、辦事情,心不正,那一做就壞事情。

四、乾元用九,天下大治,一片陽明   

《周禮》中的〈春官〉,有一種職掌叫外史,他是掌理三皇五帝之書。「三皇之書,謂之三墳」,「五帝之書,謂之五典」,古時候講《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都是古書。   

三皇五帝是誰說者不一。按照孔安國尚書序所講,他以伏羲、神農、黃帝,這三個時代之書為《三墳》。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是五帝之書,為《五典》。   當天道運行之時,萬物出現,就中國歷史來講,三皇五帝是從天道運行開始,當時是講無為而治,用的是無用,天下有禮讓而无征誅,所以是「垂拱而天下治矣」。古時候的衣服寬衣長袖,兩手垂下來,坐在那裡可以治理天下。完全講禮讓,崇尚禮讓,這是從三皇五帝本身開始做模範。   

乾,天也。元,始也。九者,陽變之數,有變化之義。凡是看到九這個字,在這裡它是有變化的意思。乾卦的元德用九,完全用剛直,這是天下治。九是老陽,老陽是變的,老陽變是變成陰柔。王弼用九,在乾元這一句話來講,他特別專門指用剛直來講的,他是不用變爻來講的,這個要知道。   

「夫能全用剛直,放遠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乾卦元氣這個德都是陽氣,是「全用剛直」,陽剛而沒有彎曲。「善柔」是善於柔諂之人,外貌上他對你很恭敬,但是心裡可是狠啊!這樣的人你很難認識他。用九純粹是陽剛的,心裡非常直,一點陰暗都沒有。對於那種善於柔諂的人,聖如帝堯也不見得完全認得。比如那時候鯀是四凶之一,但也是有人薦舉給堯,堯於是就試一試吧!結果不行。所以堯都很難認識,何況他人。純粹剛直,必須用天下至理,至理就是一片陽明的,絲毫不講陰私。

五、乾卦六龍,代表人所處的不同時局   

古時候講四種動物都有靈,麟鳳龜龍,這一類都是有靈的,普通獸不必說了,龍比鳳龜麟牠們都要特殊,都要更靈。龍不是隨便有所舉動,牠是「可潛則潛,可見則見,是不虛妄也」。龍在初九是潛藏不見,九二既見而在田,這時能夠通達了。乾卦六爻在哪一位,就比喻人遇在什麼時候。

六、聖人處於亂世—周文王   

文王是聖人是明,文王那光明,當時無道,把他障礙起來了,稱為明夷,「夷」就是傷的意思,明夷也稱為明傷。明夷這一卦是地火明夷,上面是坤卦,下面是離卦。離是代表火,火埋藏在地裡面,比喻文王明傷。   

明夷卦的〈彖傳〉說:「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明夷這一卦,內卦是離卦,所以講內文明;外卦是坤卦,坤是柔順,這是比喻文王。文王被殷紂王把他囚禁起來了,遭逢大難,所以文王就是這一卦的例子。

七、聖人處於亂世—孔子   

孔子這樣的大聖人,在魯國你不能夠用他,讓他在外面周遊,所謂「仲尼旅人,則國可知矣」,孔夫子他做了旅人了,你這國家可知矣。國也是就時代來講,孔子那時候周遊列國,從這地方到那地方,到處去找各國的君臣,他所到哪些國家,那些國家的君臣都不了解孔子,也可以知道那些國家就是無道。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