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解纂疏講記》選輯(42) 【乾卦】君子成德,待時而動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一、「道」與「德」不同,「明德」與「昏德」的差別
各位研究《論語》,孔子講:「志於道,據於德。」「道」與「德」這兩個字怎麼辨別呢?「道」是如如不動的本體,「德」是要起作用了,要動了。凡夫眾生連道、本性都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明瞭。我們的心隨時在動,一動這個德就不是「明德」。〈大學〉教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普通人不知道明,所以動都是「昏德」、都是「苟行」。聖人他的德都是明德,起作用的時候,就沒有苟行,他的德都是德澤天下蒼生,都是有利於天下蒼生,沒有害處的。
二、君子成德,心量是所有眾生
所以在這裡教我們學聖人,就要學個无所苟行,是成德為行,動以成德。我們自己起了一個念頭,做任何一個事情,自己要考慮,如果完全為自己,是吉是凶就不可靠,自己也不知道。假如不為自己而為了他人,而且不是為了一小部分的人,是為了普天下人,你這個事情「只是吉而沒有凶」。你只為一部分的人,比如說,拿外國人來講,美國的總統,我為著我美國的利益,我就把人家有製造生化武器這種能力,我把它消滅掉了,對於我們美國沒有威脅,這就好了。好是好,你出發點只是為你自己的國家好,你出兵,固然是把人家的國家消滅掉了,但是你出軍隊到人家國家,過不到幾天,就被人家自殺炸彈炸了,死了多少人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也受害。拿這個事情來比喻,不是說我批評人家,我們研究學問有比喻,我們對於經文才能深刻了解,自己才能夠把這個心胸放開來。我們每做一樁事情,每考慮到一個問題的時候,著眼點就是為普天下的人類,甚至於人類之外的一切眾生,這樣只有吉沒有凶。我們學《周易》不是說占卦占到最後,我做這個事情會不會成功啊?那個是小而言之,那個太小了!君子以成德是這樣的,一切的行為是不能夠隨便的,都要考慮清楚。
三、培養道德的勇氣,有嚮明而治的能力
萬事開頭難,做任何道德要有道德的勇氣。在一片都是陰暗的、動亂的時代裡,所有的人都不敢講真話了,講的都是欺騙人的話,有一個人出來,他講真話,他不怕天下人來危害他,這就是首善,他有道德的勇氣。我們研究聖人學問,教我們要成就聖人。我們不講真話,誰講真話?這真話不講,學問怎麼研究?陽出成為上德,這個上德了不起的,時代那樣動亂,都是小人,他能夠出來,這就是上德。
古時候中國講天子坐北朝南,南方就是離卦,嚮明而治。自己是明的,南方也是明的,兩者都是離卦。內心也是光明的,對待外面也是光明的,於是天下就太平了,道德就能完全在這裡看出來了,這是「日可見之行」。用在人事上面,天子是這麼做,你在家庭治家,家長就是天子。或你是團體裡的董事長,你領導一個團體,你就是團體的天子。能這麼用,我們學道,自己就是修道的天子,一體萬用。
四、雖是有德的君子,但時機未到,也不能被用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這幾句話,專門解釋「潛龍勿用」。按照三才的位子,初爻、二爻是地,初爻在地下隱而未見。初爻與四爻是相應的,既然兩者相應的話,那麼初爻可以往上行到四。但是四這個數目字是偶數、是陰位,初爻是第一個數目字,是陽位。初爻上行到四爻,是以陽爻居在陰位,故云「未成為君」,沒有成為君。
〈說卦傳〉裡說「乾以君之」,乾卦是君卦,君臨天下稱為「君之」。坤卦就不是這樣,坤是收藏的意思。那麼「未成為君」,所以君子弗用于世,是「隱而未見」。「潛龍」象徵君子在人事上面,現在還不是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