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給孩子的傳家禮》居家 17–是想要還是需要?

    每年到了九月知名品牌新手機上市時,心裡都會蠢蠢欲動: 新外型、新功能還有新議題的熱度在在都讓人生起擁有的慾望。還有每年購物網站的光棍節和百貨公司周年慶,買到賺到的念頭揮之不去。因此,當家裡堆了許多沒穿過的衣服鞋子、沒用過的商品和贈品時,我們是否曾經靜下心來審視自己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呢?

    孩子們很喜歡跟著我們從事日常的活動,一起打掃、刷地板、整理書櫃,一起買東西等等。相較於傳統市場的擁擠,走道寬闊的賣場則安全許多,應有盡有的賣場是我們介紹孩子認識各種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的好地方,在這裡,他們可以知道葡萄不一定是紫色的; 冬天有很多大白菜夏天是絲瓜的產季; 柳丁、椪柑、海梨看起來很像但是不一樣; 餐桌上的蓮藕、牛蒡、山藥其實長得長長的……。

    當然,孩子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也會生起擁有的渴望:

    兒子會抱起五顏六色的糖果說「一包自己吃、一包給妹妹吃、一包請同學吃。」

    女兒則指著無敵可愛的HELLO KITTY粉色雨衣雨鞋問我:「媽咪,你看,我們可以買嗎?」

    「為什麼要買呢?」

    「這樣下雨天我可以穿去上學」

    「可是每天上下學都是直接坐車到校門口,好像穿不到吧?」

    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常得面對欲望和理智的抉擇。

    朋友在臉書和微博上分享的美食照總是在挑逗我們的味蕾;

    購物網站的便利讓我們只要隨手點一點就可以把自己打理得時尚又有型;

    所有的廣告和折扣訊息都在說服我們該換手機了;

    超市裡買大送小的特惠常讓我們不知不覺買多了……。

    順從欲望很容易,但是降伏蠢蠢欲動的心卻很困難。

    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們會直接說「不」並簡短地告知理由,有時候我們會停下來引導他們思考需求的必要性。不論是何種做法,孩子已經習慣不是想要就可以擁有,雖然當下有點失望,但都會乖乖地把東西放回去。

    不論是居家還是在外,在生活的點滴過程中,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學會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學會面對欲望以及懂得人生不是要什麼有什麼。

    但是當大人面對自己的欲望時,則需要更多的理智去檢視自己、說服自己:唯有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才能不奢侈浪費;在起心動念處面對欲望並對治它,可以讓我們不被欲望所牽引;檢視自己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才能調適自我、在多元複雜的消費型社會中守住原則、擁有不隨波逐流的勇氣。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