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給孩子的傳家禮》居家 30–同桌吃飯不另備美食獨啖

    十、同桌吃飯不另備美食獨啖。

    圖中的媽媽開心地吃著飯菜、爸爸卻皺著眉,因為孩子吃的是漢堡薯條可樂。孩子不愛吃家裡的飯菜,怕他餓著,因此為他特別準備食物,這是愛,還是錯愛呢?

    下班返家已晚,婆婆特地為我們留了晚餐;六菜一湯和可以拌飯的茶油和素鬆各一碟。忍不住問長輩:「已經有這麼多菜了,怎麼還準備茶油和素鬆呢?」

    婆婆回答:「就是妳那個兒子啊,一桌子菜不肯吃,非得吃茶油拌飯配素鬆。」

    長輩寵愛孫兒是天性,但孩子挑食又非得麻煩長輩另外為他張羅晚餐,這就完全不可取。

    家長可以因應孩子的咀嚼能力和味覺發展而烹煮適合孩子的食物,但若明明有一桌好菜,但孩子卻一樣都看不上眼,那問題可不小了。

    想想,不過六十多年前,二次大戰期間的台灣,物資匱乏,很多家庭只能吃番薯籤稀飯。戰後物資百廢待舉,白飯配鹽巴或白飯配醬油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如今物產豐足、美食當道,從北歐到南美的料理都可以在台灣品嘗到,不論哪個時段打開電視轉開廣播都有人在大談美食或是教你做料理。

    人類的飲食歷史從和大型動物爭食的狩獵以及從大自然中採集植物開始,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而有今日豐富多樣的食材與多元的烹調方式。家長的責任應是擴大孩子對各種不同食材的接受度,而非順應孩子的喜好而讓孩子的飲食觀愈來愈狹隘。

    有的孩子無肉不歡,於是乎罹患高血脂、高膽固醇的年齡層逐年下降。有的孩子嘗試過有滋有味的食物加工品,會變得愈難接受食材的原味原貌,讓身體累積過多的毒素。每個人偏食的狀況不一而足,但若家長從一開始就放縱孩子的飲食偏好,甚至配合他另備孩子愛吃的食物,只會讓孩子偏食的狀況惡化。在孩子的學習過程裡,我們不需要當直升機父母,在孩子上方嗡嗡嗡盤旋;但在孩子飲食習慣的建立上,我們必須承擔起責任,成為家庭飲食的專業管理人。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