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能把兩端說清楚的智慧《子罕9-8》第65課

課程簡介

凡事皆有兩端,利與弊、功與過、是與非、得與失等等,皆需要當事者謹慎抉擇。孔子因為具有超脫的智慧,所以能夠替人將兩端分析清楚,讓提問者自己決定未來的方向。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子罕篇第九 第八章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明儒焦竑在他的焦氏筆乘裡說:「孔子言己空空無所知,唯叩問者是非之兩端,而盡言之,舍此不能有所加也。蓋孔子自得其本心,見聞識知泯絕無寄,故謂之空空,然非離鄙夫問答間也。」

 

焦氏所說的「本心」,參以中庸「天命之謂性」,就是本性。焦氏所說的「見聞識知」,就是普通人的錯誤見解。本性空靈,毫無妄見,所以孔子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空空如也」。泯絕見聞識知,徹見本性,就是空空如也。只說一個空字,猶恐落在空相上,再說一個空字,空其空相,所以說「空空」。「空空」仍是文字,並非本性,所以說「如也」。本性空空,而有大用,所以一個沒有學問的鄙夫來問孔子時,孔子只問明鄙夫所問之事的利弊兩端,然後將兩端說清楚,把要說的話都說盡了,是為「竭焉」。說清楚以後,採用與否,由鄙夫自己決定。中庸說舜執其兩端,此處是說孔子叩其兩端。舜是自用,孔子是對鄙夫而竭,雖然不盡相同,但都是中道。

 

課程補充

孔子是博物的君子,也被人稱讚為多能,而且又好學,為何在此處自稱「無知」

孔子是否太過謙虛?其實此處的「無知」,不是說什麼都不知道,而是講形而上的知,超越於形之外,所以沒有形可知,這就是孔子空空如也的智慧。就如《易經.繫辭傳》所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或「神無方而易無體」,都是在描述形而上的層次。因此可知孔子是一個能夠通達形而上出世的聖人。

 

有形而上的智慧,究竟與形而下的入世有何關聯?

因為空空,超越於形體之外,不被情緒所影響,不被煩惱所繫縛,不被事相所侷迫,這時候他可以通權達變、事理明白、是非清楚、兩端明鑒,也說得清楚,最後讓鄙夫自己去決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