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解纂疏講記》選輯(41) 【乾卦】讀易經讓你,成為一個懂感情的人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一、六爻的發揮旁通於情
卦的六個爻,「發」是發動,「揮」有變化的意思,虞翻的注解說「發動,揮變」。〈說卦傳〉裡說「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剛有剛爻,柔有柔爻,陰爻是柔順的,陽爻是由陽剛生出來的。
二、情感遷動時決定吉凶
吉與凶是怎麼來的?〈繫辭下傳〉講「吉凶以情遷」,就是以情在那裡變遷而構成的。「遷」與「通」同義,講互相溝通、講交通,人與人之間,總是要往中間一步,不能兩個人都站在原地不動,那怎麼通啊?互相遷就、互相謙讓。你總要有所遷移,然後才能談得上通。行動一動,不是吉就是凶。情與性是不相同的,情用在正面是情感,家庭裡面要家和萬事興,家和的和是情用得正,夫妻之間情用得正,它是齊家基本的一個條件。情感用得不正了,這情遷用得不正了,彼此意見不能夠通,各人堅持各人的意見,夫妻情感不正。再由父子、兄弟,推衍到外面的朋友、君臣,假如情感用得不正,那就是凶了。
三、研究《周易》來調整情感
「情」這個字只是告訴你,它是在變動的。變動是好是壞,情是正還是不正,那就看變的時候,爻的上下關係。它站在什麼位子,怎麼樣往哪個方向去變化,你研究《周易》的人,你解讀這個卦的人,你在那裡研究,情正是可取的,那就是吉;情要不正的話,趕快把它糾正過來,不糾正過來的話,只有凶沒有吉。這個方法用得最多的,就是虞翻的注解,爻不正,就把它調整過來讓它正,他就用這個方法。 那麼我們用在人事上面,看我們人與人之間,做事情來往的時候,兩者意見都不能完全相同,那就要溝通意見了。我們研究《周易》的人,不能跟一般人一樣,只會堅持自己的意見。首先要自己反省,我這意見是正不正呢?我的正,他對方不正,我就想種種變通的辦法勸導他,讓他來歸於這個正。如果我不正的話,無條件的,我就贊同他的意見。這就是調整,使不正調整為正。所以《易經》裡面講唯變所適。變不一定完全叫人家變過來,完全依照我的意思變,不是如此,以正為主。
四、什麼是天道?天道如何運行?
乾卦的六爻,陽氣在六個位上表現出來,所以是「時乘六龍,以禦天也」。六爻就如同龍在六位上,有潛的、有現的、有飛的、有亢的等等。
《說文解字》解釋「禦,使馬也」,古時候車輛用馬來拉車,當駕駛的人坐在車子上面,他用繩子來控制馬匹,叫禦馬。「禦」本來是駕禦馬,這裡把禦解釋當「行」字講。「立天之道,曰陰與陽」你怎麼樣建立天道呢?太空裡面你怎麼看天道在哪裡?就看陰陽二氣。陽主升,陰主降,天道迴圈,天道運用就是用陰陽二氣升降。
所以天道在那裡運行,這就是禦天。天道如何行使?要看氣象。現在看氣象,比如說氣象預報,什麼時候寒流來了,什麼時候氣候又回升了,這個只是用科學知道形而下的變化。他只能夠瞭解天氣什麼時候變了,他就不知道為什麼有寒流來,為什麼寒流又去了。這天怎麼運行他不知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五、天道與心相應
研究《周易》要知道天道,陰陽二氣升降顯示給我們看,顯示給我們接受,為什麼來呢?要明白因果,天道出自凡夫人的心理和修道人的心理。凡夫人的心理是好是壞,他就感應了陰陽有升有降。凡夫眾生如果是學中國儒家的學說,知道禮樂,做事情合乎禮樂,那天道陰陽的升降,它是有秩序的,不會忽冷忽熱、大寒大熱來得突然,不會這樣,而是和風細雨。假如凡夫眾生心裡不按照規則、不合禮,天氣就會來得不正常。那麼我們修道的人就知道,但凡夫眾生他自己不知道。如果他只要按照儒家學禮學樂,知道禮樂,按照禮樂這樣做的時候,不知也行。就在不知不覺之中,能按照聖人的教化來做的話,他也有好處。
但是我們學《周易》的人,懂得這些道理,可以自己主動的來轉變,轉變從自己心中轉變,最低限度,人家不講禮、不講規矩,我們自己守禮守規矩。學校現在的教育,要提倡那個性教育、性開放,造成人事上面一切都亂來了。未婚生子在過去講,社會輿論都是不認同的,而現在認同了,為什麼認同?未婚生子有到年齡的時候那就認同,現在小學的女生也未婚生子,你看看,這個不但在道德上面,在身體上、心理上都受到太大傷害了。那是一般的教育家,胡說八道提倡出來的。我們學《周易》的人、學儒家禮樂的人,我們不能這樣做,我們自己守住。天下共業大亂的時候,我們個別的業不受影響。自己本身這麼做,家庭夫婦之間沒有問題,自己教兒女教得好,也不受那些禍害。你要懂得這個道理,這禦天不只是禦天氣的氣候,像我們現在人事上的氣候,你還看不出來嗎?這氣候多惡劣啊!氣象寒流來了,我們看得到;人事上的寒流來,我們看得到嗎?看不到,大家不知道!而禦天你要懂得天道這個道理。
六、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陰陽二氣凝聚在一起,在天空裡面就是雲,陰陽一和,有雲然後就變成雨。雨就是由雲變成的,由雲變成雨然後降下來。《易經》裡說「雲從龍」,龍在大海裡是潛龍,潛龍從海裡出來的時候,籲氣成雲。雲從龍就是隨從這個雲,跟從這個龍,就這個意思來講,龍就乘著這個雲氣飛到天空上去。還有「風從虎」,為什麼風從虎呢?雲是陽氣變的,風是陰氣,是由虎嘯的陰氣變的。
乘龍則「雲行」,雲行則「雨施」,「雲行雨施,澤被天下矣」。雲行雨施這就是用雨來澤化天下萬物,故曰「天下平」。聖人治理天下就如同雲雨,把雲雨的恩澤來施給天下萬物,這叫天下平。經典裡面講治國平天下,懂得中國文化就知道了,不是說我的國家我可以做核子武器,你不准做核子武器。你做核子武器我就出兵來攻打你,把天下所有能夠製造核子武器的人,統統把他消滅掉了,我就天下平了。只有我有武器,這個是錯誤的。不能這樣講,你要平天下,不是用武力把他人的武力都消滅掉了,不是這個講法。你平天下就要學這天道雲行雨施,讓天下蒼生都能得到你的恩惠,這是中國講聖人治天下的道理。